2008年5月25日 星期日

灾区遗信。。马来西亚救援队在木鱼镇里发现一封感人的信。。。

灾区遗信。。马来西亚救援队在木鱼镇里发现一封感人的信。。。
或许。。很多人都看过这封信了。。但是。。我还是想把它。。发上来。。我的妈妈是聋哑人,她虽然残缺,但那一颗母爱之心却丝毫没有缺憾。在我的年幼岁月里,她为我付出太多太多的爱。。。妈妈没有工作,仅靠在农场工作的爸爸那份微薄的工资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。妈妈却总能把家庭生活安排的有条有理,从不让我受一点委屈。别的孩子拥有的,但我却从来没有感到孤单寂寞过。记得我在上学前班时,妈妈省吃俭用买来了一台录音机,并牵着我的小手到商店去选购我喜欢的故事,儿歌磁带。当我站在录音机前又蹦又跳又唱又笑时,妈妈便如释重负地坐在一旁,仿佛在欣赏一台精彩的节目。如果不是一场灾难的降临,也许我们的生活永远会在温馨中度过。1995年春,爸爸被一次无情的车祸夺走性命。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刻,妈妈从晕眩中醒来,便一把把我搂进怀里,流着泪“啊,啊“地叫着,似乎在告诉我:今后,我们娘儿俩相依为命了。从此,家里的生活陷入困境。妈妈不得不到处找活儿干,不断地给工厂缝制宣传产品的小旗子的毛巾边儿边儿等,整日不舍得闲。终于,终于有一天,妈妈因劳累过度病倒了。我给妈妈端水拿药,不敢离开妈妈半步。几次妈妈起床了,望着她那起来。妈妈扳起我的小脸,用手擦去我上的泪珠,并微笑着晃晃身体,还用手拍着肩膀示意自己没事。看得出妈妈是怕耽误了我的学习而硬撑出来的。病好后,妈妈比以前更忙碌了。我明显的发现妈妈比以前病多了,眼角还出现了一道道德鱼尾纹。是啊,妈妈太累了。一天,我终于鼓足勇气,打着手势告诉妈妈:我要退学以减轻妈妈的负担,与妈妈共同支撑这个家。妈妈明白意思后愣住了,接着便狠命地用拳头捶打自己的胸口,“哇哇“地哭起来。从此,我再也不敢提这件事了。只有发奋向前,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妈妈。每当邻居伸出大拇指夸我“品学兼优“时,妈妈总是有些害羞的点着头。我爱妈妈!是她用那无言的爱温暖着我的童年,温暖着我的心。 无言的爱/李玲(转载自星洲日报)看完这报道。。我又哭了。。可怜的母亲。。永远也无法再和孩子见面。。孩子也无法亲手把这封信交给母亲。。亲自表达。。在打这篇文章时。。新加坡电视节目正在为四川筹款。。边看边打。。泪。。不停的流。。心。。非常的痛。。尤其是“陈坚“的故事。。。让我。。。只希望。。活下来的人。。要勇敢。。。加油加油。。

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


一則小故事~讓孩子自己走

安麗斯在芬蘭的住所前後都是樹林,卻有不同的風景.
前面,一片平地,上有兩架秋千,一間小屋,幾條凳子和一個大棚,棚內地上鋪滿沙子.一天,兩個四歲模樣的孩子拖著船形的滑雪板,上面放有小書包,靠墊,小鐵鏟和小畚箕等,踩著齊胯深的厚雪,推開了小屋的門進去了.過了半天,不見他們出來,她好奇又著急,室外是零下一0"C阿!她的丈夫維德說:[不用急,他們一定玩得正起勁呢.]時間一長,她發現凡有民居的地方,都有這些器具,專為孩子們準備的.凳子是休息的,秋千是練膽量的,木棚是供孩子們在大雪覆蓋時照樣有一塊沙地可以活動.小屋內有小桌子,小凳子,板璧上有各式各樣的兒童畫,是孩子們的活動小天地.活動的內容,全由孩子們自己決定.活動結束,他們也許講給大人聽;如果他們不說,大人也絕不會去問;如果父母陪同來,只能在門外等候,也不許偷看,不然就是不尊重人,也算侵犯隱私權.
後面的一個土丘,滿是松柏,覆蓋著厚厚的雪.下了土丘不遠,是一所九年制的學校.學生們往返於學校,家庭,寧可[翻山越嶺],也不願走平地繞圈子.這對大孩子來說,不會有太大的困難,況且他們有些人還帶著滑雪工具,伺機便滑一程;而對那些低年級的孩子們來說,困難就大得多了.這些孩子們背著那大而沉的雙肩包,足以遮掉他們的上身.沒有大人的接送,全憑他們那穿著連衣皮靴的小腳,插進齊股深的厚雪,又拔出來,再插再拔,慢慢地向前挪動.有的腳拔不出來,想用手撐一下幫忙,結果手也插進去了,人便趴在雪堆上.這時他們不叫不哭,不企求別人幫他們一把.安麗斯見過很多次,孩子走路跌倒了,或者陷在雪地里了,大人就站在旁邊看,不吭聲,不指點,就等孩子自己爬起來.
有一次去滑雪場,看見一男子後面跟著一個小女孩,最多不過五歲.不一會兒,孩子就陷進雪里動彈不得了.那男子只顧著向前走.安麗斯大步上前,想抱起孩子.男子察覺了,搖手阻止安麗斯,咕嚕了幾句,繼續向前走去.孩子不哭,不急,只是努力地拔出小腳,但沒站穩,便順著坡是滑向人行道;爬起后,又走上雪坡,趕上了那名男子.
挪威一個小兒科研究中心的醫生說,北歐四國對孩子跌倒的態度是:丹麥,父母立刻哄而安慰:瑞典,父母馬上研究如何預防此類事件再度發生:挪威,父母叫孩子站起來,不要哭:芬蘭,父母不罵,不安慰,由孩子自己爬起來.陪安麗斯去滑雪場的凱昂告訴她:那男子的[咕嚕],是說[孩子的路由孩子自己走.]

~教育是對父母心智的鍛鍊,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需要父母智慧的參與.溺愛的雙親應該記住:孩子通常不需要嬌寵,他們要能盡職負責,過度的溺愛與嬌寵的結果就是等於侮辱.

~把每一項挑戰都看成機會,把每一種成就都看成是為人類不屈服的創造性的象徵-梭羅